9月20 - 21日,由西南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低产田作物增产与土壤培育互馈调控原理与技术”,在河北曲周召开课题“北方半干旱区中低产旱地作物增产与土壤培育互馈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田间观摩会暨项目中期自查推进会。会议由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志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河北领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项目首席专家陈新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贾良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孟庆峰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从锋研究员,曲周县农业农村局王寒菊研究员以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
9月20日下午,观摩会现场重点展示了“黄淮海平原瘠薄潮土区作物增产与土壤培育互馈技术模式”示范田技术应用效果。该模式针对潮土耕层瘠薄、养分失衡、有机质含量低等制约因素,构建了水热炭等增碳有机物料集中深施、条带深耕深松提升土壤质量,结合缓控释肥局域定向条施实现养分精准调控,再配套高效品种与周年群体结构优化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与会专家和种粮大户深入田间,仔细查看该技术模式在曲周县白寨镇北油村示范田、河南疃镇郎屯村示范田的玉米长势和土壤剖面特征,围绕技术细节、实际效果等方面展开了细致讨论,重点对比了农民习惯和互馈处理的玉米根系和地上部长势,对麦玉轮作系统土壤培育与作物增产互馈的试验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9月21日,项目组召开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低产田作物增产与土壤培育互馈调控原理与技术”中期自查推进会,各课题负责人从课题进展、中期指标完成情况、经费支出、及后续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从锋研究员作了“玉米条带耕作增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在听取课题执行情况后,专家组针对项目中期完成情况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项目首席陈新平教授从项目目标和考核方式上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求各课题应紧紧围绕项目核心目标,一一对照中期指标考核要求,高质量完成中期考核。

(申书伟、刘彬/供稿、供图,杨茜/编审,张颜/终审)